您的位置: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
唐光政,心身障碍科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危机干预委员会青年委员。在焦虑障碍、失眠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上有丰富临床经验。
睡眠的评估与监测中心目前拥有国际领先的澳大利亚CompumedicsGrael-多导睡眠监测仪4台、Somte多导睡眠监测仪2台客观描述睡眠结构、呼吸事件、心脏事件、肢体运动事件等,掌握夜间睡眠监测、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清醒维持试验(MWT)等多种监测技术;此外,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睡眠严重指数量表(ISI)、Epworth嗜睡量表(ESS)、国际下肢不安综合征研究组等级量表(IRLS)等数百种量表主观评估各种睡眠障碍。利用客观监测、主观评估技术,更准确地描述与分析失眠症、嗜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安腿综合征,以及夜惊症、梦游症、磨牙症等异态睡眠等各种睡眠障碍,为进一步精准地诊断、个性化地治疗提供依据。
睡眠障碍的药物治疗失眠症的药物治疗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前者主要有传统的苯二氮䓬类药物(老百姓所说的安眠药)、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药、食欲素、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非处方药物包括抗组按药、褪黑激素、L-色氨酸、缬草酊等。绝大多数处方药服用方便、起效快速,在国内外临床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新型非苯二氮䓬类药物(唑吡坦、佐匹克隆和艾司佐匹克隆等)疗效确定,使用安全,无依赖性,已经成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而非处方药物疗效不确定及不良反应,并非治疗的最佳选择。但我国有许多失眠患者基于自己对失眠治疗学的片面认识,排斥处方药,自行治疗失眠,均会干扰后期规范的临床治疗,严重的还会对失眠者自身带来危害。所以,失眠的药物治疗,最好实在有经验的专业医生指导下系统、规范的进行,以达到最终不服药、睡好觉的目标。
睡眠障碍的中医中药治疗中医治疗失眠有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内经》就有很多对失眠机理的描述。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有很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治疗失眠的经典药方。现代研究证实,中医治疗失眠可通过平衡HPA轴功能调节免疫,改善5-HT等神经递质,多靶点调节睡眠,改善情绪。中医对轻、中度单纯性失眠,更年期失眠,短暂性失眠疗效较好,对慢性重度失眠,共病焦虑抑郁障碍的失眠,联合西药治疗,可明显增加其疗效,并减轻胃肠道反应,便秘、头痛、疲劳等不良反应,明显提高依从性。
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是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FDA)推荐用于治疗失眠首选方法,通过改变您的睡眠行为、调整您对睡眠的认知,来达到改善睡眠目的,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包括:睡眠限制、刺激控制、放松训练、认知重构、睡眠卫生,本中心结合中国文化特色,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优化更符合我国失眠患者,大部分患者经过2周在院练习,基本能掌握这些方法,出院后借助互联网用这些方法来管理自己的睡眠,一般2~3个月后很多慢性失眠的患者可以逐步做到不吃药也能睡觉。国外研究发现失眠认知行为治疗对预防失眠的复发也非常有效。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因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临床运用可接受性强等特点,成为一种补充治疗失眠的技术手段,现已有报道的在临床治疗失眠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光照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生物反馈技术、慢性小脑电刺激等。经颅磁刺激( TMS)是一种无痛、无创、安全的神经生理技术,它利用时变磁场使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通过改变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动作电位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进而对刺激区域及相关区域产生生物学效应。由于低频(≤ 1HZ)rTMS能够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近年被作为治疗失眠障碍的新手段。可增加总的睡眠时间、提高睡眠效率,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时间,失眠复发率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