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科普宣传

每天都觉得很累......不想工作......换季期间,请保护好你的“小情绪”

进入初春,天气乍暖还寒,面对寒冷天气,很多人不愿意早起,绝大多数时候,是心中的懒虫在作祟,但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那就是抑郁。

2023-02-21

真的!有些东西,你尝试不来......

笑气,学名一氧化二氮。一种无色有甜味的气体,起初是作为一种麻醉剂使用。在使用的时候,还能保持意识,又有能让人轻微发笑,因此得名“笑气”,广泛用在医学领域。因其有轻微麻醉作用,并能致人发笑,因此被称为笑气。

2023-02-21

“阳康”后脑子转不动了......如何识别和应对“长新冠综合征”,杭七专家有话说!

“医生,我阳过后发现自己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很多事情都做不好” “医生,我抗原已经转阴了,为什么我整天都头昏脑胀,迷迷糊糊的?” “医生,我现在也不发烧也不咳嗽,但就是全身疲乏、关节酸痛,是不是新冠感染还没有完全好呀?” “医生,我自从阳过后,发现自己有时看到熟悉的东西都叫不出名字了,我是不是痴呆了呀?”

2023-02-13

开学是个坎儿! 杭七心理专家提醒:及时发现孩子心理问题,尤其关注这四点!

2022年,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的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共接诊儿童青少年患者32000余人次。“这几年,儿童青少年患重症精神疾病的比例没有太大增加,但门诊中疾病前期来就诊的患者明显增加了,不少孩子有自伤、自残等行为。”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门诊办公室主任、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执行主任王奕權主任医师提到。

2023-02-06

阳康了,孩子却开始失眠、不爱学习?“超长寒假”快速恢复学习状态,专家建议这么做!

紧张、焦虑、失眠、无法学习……“阳康”之后,你家娃是否会有这些症状? 前段时间,高二女生小静(化名)就发现,阳康后的自己无法正常学习,每天无法入睡,还经常吃不下饭……这让她尤为焦虑。担心学习受到影响,她找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向医生寻求帮助。

2023-02-02

嗨!明天要开工了,准备好了吗?快来看看你是哪款!

休息了这么多天 肯定会有很多人出现不适应 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心理 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 呐,咱们这里有一套“收心大法" 一起恢复满满的能量吧

2023-01-27

过年要不要团聚,已成很多老人的“心病”......

农历新年越来越近了,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们及其日夜期盼的家人来说,时隔三年的“回家过年”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如今,疫情防控措施不再是阻断回家之路的理由,但新冠病毒感染的流行依然存在,很多人顾忌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抗感染能力较弱的小孩以及正在升学关键时期的学生,“是否回家过年”还是一个比较纠结的话题。

2023-01-17

后疫情时代,家里的“宝贝们”该如何守护?

近段时间,不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面对疫情的反复,防疫的紧张氛围,以及每况愈下的身体条件,很多老年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感,不少人还产生了严重的负面情绪。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心身二科副主任医师张颖介绍,在疫情防控举措优化调整后,医院焦虑门诊中就诊的老年人增多,大多数都是主诉失眠、紧张、喜怒无常等,探究深层次原因,不少人是老年抑郁或焦虑在作祟。

2023-01-17

“别跟别人去比较!” 杭七心理专家一句话,帮你扫除阳后负面情绪!

你阳了吗? 你阳康了吗? 为什么我明明已经转阴可身体还那么不舒服? 怎么阳过以后我变得反应迟钝、记忆断片儿了?

2023-01-13

特殊时期,“吃”,这个事儿......

最近这段时间,“新冠”成了关键词,大家见面打招呼都在关心“你阳了吗?”、“你阳过了吗?”、“你阳康了吗?”。 面对新冠,身体作为主战场,营养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只有营养到位,身体才会有足够的能量和病毒进行顽强斗争,面对新冠感染不同阶段,如何做到合理饮食呢?

2023-01-10

最新发表!聚焦社会环境快速变化与心理健康相关问题的生物学改变!

研究基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引起的社会环境快速变化对公众心理健康产生显著的影响,总结了来自中国大陆的社会-生物-精神健康相关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环境因素对身体的不同系统具有广泛的影响,且这些系统的变化均与心理健康有关。

2022-10-25

为什么一管学习,爱就消失了?听专家谈:孩子学业压力与心理异常的表现

“平日母慈子孝,一管学习,鸡飞狗跳”,是多少家庭的日常写照。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学业压力已经成了中小学生自杀的首因。 学业压力,不仅影响到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也影响家长的身心健康。 如何缓解孩子的学业焦虑和压力,面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家长能做什么。是现在很多家长关注的话题。

2022-10-25

高一女生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其实初三那年情绪问题已现端倪!10月10日这里有系列公益活动!

提起“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没有癌症、没有“四高”、没有疼痛、没有炎症等等。事实上,这只是“健康”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2022-10-10

一个多月人“变傻”以为老年痴呆,医生却说没那么简单!10月10日这里有系列公益活动!

提起“健康”,很多人想到的是没有癌症、没有“四高”、没有疼痛、没有炎症等等。事实上,这只是“健康”的一部分。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2022-10-10

建设老年认知友好社区,关爱老年人精神心理健康,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在行动!

为落实《健康浙江2030行动纲要》,推进心理健康促进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和老年健康服务专项行动,9月21日下午,杭州市老年人心理关爱行动暨老年认识障碍综合防控项目推进会在浙大精中(杭州七院)顺利召开。

2022-10-10

健忘、任性,父母老后变了个人!可能是病,怎么预防、怎么治?9月21日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来听听专家建议!

浙大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七医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陈斌华医生就说,门诊中很多老年痴呆病人送来时就已错过最佳治疗期——轻度认知障碍。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一般生活都能自理,只是有点健忘、情绪出现变化等,拖了一年半载,到了中度或重度时家人才意识到问题,治疗效果就大打折扣。

2022-10-10

85岁妈妈照顾65岁阿尔茨海默病女儿的悲剧能否避免?建设老年认知友好社区,期待破解阿尔茨海默病难题!本周三,这里有活动!

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或将遭遇阿尔茨海默病困扰。面对人生后半程这个特殊的挑战,该如何重新出发,或许是每个家庭都绕不开的命题。

2022-10-10

一个月内两次去超市偷棒棒糖被抓,65岁大伯口味“突变”的原因不简单……

当遇上类似“反常”的老人,家人总是表示被折腾得很无奈。但千万别因为无奈、疲倦而忽略老人的突然性情大变。浙大精中(杭州七院)老年精神科大科主任陈斌华表示,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不光有记忆下降,很多患者还会有不同的精神症状。

2022-10-10

多年走路不稳,竟是心病所致?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焦虑障碍门诊呈现三个新变化

6年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开设焦虑障碍门诊,门诊就诊人数逐年增加。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心身二科主任唐光政说,除了不断创下新高的就诊人数,近年来,焦虑障碍门诊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诊群体更广泛了。

2022-10-10

一次骨裂后她变成“玻璃人”,不敢出门不让人靠近!其实是患上了焦虑症......

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障碍疾病,在我国,焦虑障碍的发病率达5.98%,并且女性高于男性。浙大精中(杭州七院)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焦虑障碍门诊开设以来,门诊量年年上升。

202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