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科普宣传

明明很困,但就是不睡!晚睡强迫症,是不是你?

2023-05-19

甲状腺术后她失眠半年 病因是药物性甲亢

“年纪越大,觉越少”,很多老年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全世界27%的人有睡眠问题,其中以中老年人占多数。65岁以上人群中,失眠症的发病率为20%~50%。专家提醒,老年人睡眠障碍不仅要关注失眠本身,更要关注失眠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其中疾病和用药是影响老年睡眠障碍的最常见因素。

2023-04-28

看似肩周炎,还“挨了一刀”,其实是隐藏的帕金森病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不可避免退化,帕金森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被称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

2023-04-19

不到60岁却“老态龙钟”? 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步态异常……警惕这种疾病不“动”的信号!

颤抖的双手、僵直的身体、迟缓的动作……提到帕金森病,这些画面浮现于大多数人的脑海。 “这些症状确实是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它们都属于运动方面的症状。绝大多数人不了解的是,帕金森病患者还会出现一系列非运动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嗅觉减退、情绪障碍等。在部分患者中,非运动症状甚至比运动症状出现得更早。”浙大精中(杭州七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章晓英副主任医师表示。

2023-04-19

我国中老年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第三杀手” —— 帕金森病,你了解多少?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临床上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50万人次,帕金森病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继心脑血管、癌症之后的“第三杀手”。帕金森病有行动迟缓、肌肉僵直、姿势平衡障碍、震颤等运动症状外,还有嗅觉的减退、睡眠障碍(如RBD)、 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症状、认知改变、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体位性低血压、便秘、尿频尿急、出汗)等非运动症状。这些运动和非运动症状贯穿于整个帕金森病过程,全面全过程管理对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

2023-04-19

“神奇”的......余光

“我总担心自己用余光看了别人,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但是又控制不住自己,会反复的去看,每次看过又很自责”。小月低着头,不敢直视诊室里的朱医生。妈妈很替小月着急,但是又没有办法。刚开始只是不敢看人,现在学校也不敢去了。当地的医院说是“抑郁症”,但吃了药一点也没好起来。最后经人介绍,辗转来到了杭州,第一时间抢到了“1号”。 强迫障碍门诊的朱丞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耐心询问了小月的病情,发现从1年前开始,小月有一次用余光“瞄”到同学后,发现同学扶住额头,很难受的样子,小月就担心是自己的“余光”让别人难受

2023-04-19

只此“青”绿,不可辜负!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不仅是一个节气,也承载着千百年来人们的感情寄托。在祭祖扫墓,游园踏春的时候,美食必不可少。不时不食是古人的智慧,应时而食是自然馈赠给我们最美好的东西。清明时节,C位担当 —— 清明果来咯!

2023-04-04

男童2岁多不会说话,是“贵人语迟”?医生检查发现大问题!

“小宝,到妈妈这里来。” “嗯……”正在玩玩具的小宝听到妈妈的呼叫,转过头,迎了过去。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稀松平常的一刻。但对小宝妈妈来说,是用了半年的陪伴和努力换来的。 小宝是个5岁男孩,去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儿童心理科确诊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从此,爸爸妈妈带着小宝踏上了自闭症的康复训练之路。

2023-04-04

学霸女儿突然变得不爱学习贪吃嗜睡好发脾气 当抑郁治疗后更糟了 原来治错了 双相情感障碍15-19岁高发

女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谢谢夏主任。”上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双相情感障碍专病门诊,拿到女儿小美(化名)的检查报告,看到血药浓度在有效又可控的范围,想到治疗两周后女儿的变化——不再嗜睡,情绪波动明显下降,妈妈陈女士悬着的心总算放下。 看到小美恢复得好,她的主诊医生、杭州市七医院双相情感障碍专家夏泳也非常感慨:“双相情感障碍诊治过程中,容易走很多弯路,延误病情。小美虽然也走了一点点弯路,但就诊相对还算早,及时识别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为后续治疗控制症状争取了时间,同时,我们通过基因检测来精准用药的特色诊疗

2023-04-04

老板先在工作群疯狂发上百个大额红包,突然又提苛刻要求要扣钱,员工懵了纷纷离职……警惕这种病! 浙大精中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2023-03-29 16:59

“夏主任,最近我感觉好了不少,公司日常简单事务也能处理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能恢复工作。” “工作的事先别急,重点要把身体养好,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完成别的事情。” 前段时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双相障碍科主任夏泳的诊室里,前来复诊的王哥(化名)状态良好,而就在1个月前,他曾一度起了轻生的念头。

2023-04-04

春天已到夏天将至,现在的你,准备减肥了吗?今天我们来聊聊网红“减肥药”!

最近,重症医学科来了一位女学生。非常兴奋,整宿整宿不睡觉,还出现了幻觉。送进医院的时候,已出现心肌损伤。

2023-03-29

8岁孩子都有睡眠问题?超三成睡眠障碍患者与焦虑、抑郁有关

睡眠,占据了我们生命三分之一的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剩余三分之二生命的质量。潮新闻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了解到,近年来,睡眠障碍人群正在不断扩大化、年轻化。

2023-03-23

多子女家庭,准备好了吗?如何准备开展全新的家庭关系,跟我们来学几招!

最近出台的二胎三胎补贴政策,也是重新激发了很多父母对于生二胎三胎的讨论。其中不少家庭谈到了二三胎的家庭关系。很多身为独生子女的父母,对于如何养育多子女,颇有“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平衡和处理多子女家庭关系”。

2023-03-13

她不停嘀咕,反复扭动身体,宛如“蛇妖附体”...神经精神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诊断:亨廷顿病!

在我们常规印象里,亨廷顿病的患者一般40-50岁起病,表现为舞蹈样动作,就是整个人手舞足蹈,像极了在跳舞,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能分辨一二。但对于一些特殊表现的,就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挑战,比如最近在神经精神多学科联合会诊(MDT)门诊遇到的这一位。顺子,说起她的故事,顺子丈夫有一箩筐。

2023-03-13

总觉得自己身体有问题,可能真的“有问题”哦!焦虑门诊超1/4是这类患者

焦虑,似乎已经成了现代人的心理通病,看着大街上行色匆匆的人群,似乎每个人的身影都带着一丝生活的倦容。面对无处安放的焦虑,该如何与之共处?

2023-03-13

“你的孩子都快活不下去了,你还在想明天考试的事”

这只是一家医院具体的数据,范围更宏大一些的统计,也在上周公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2月23日发布。报告显示,青少年群体有14.8%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风险,高于成年群体,需要进行有效干预和及时调整。

2023-03-13

“硬核”催婚,就问你慌不慌!各位爸妈,要警惕“焦虑”上身!

近日,“北漂”的河南新乡38岁男子回家省亲,因一直未结婚,被母亲带去精神病院检查。视频当事人王先生称,因工作比较忙没有遇到合适的,年纪比较大了,一直都没有带女朋友回家,妈妈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便带他去精神病院检查。这已经是他连续四年被带去医院检查了,医生说他没病,有病的是妈妈。他觉得挺对不住妈妈的,在老家已经算“超大龄剩男”了,母亲因此经常睡不着觉。王先生的遭遇,被网友评为“最惨催婚现场”,也因此引发了网友们对两代人婚恋观念的热议。

2023-03-02

阳康后大姐上演“罗拉快跑”躲避“追杀”,到底是神经问题还是精神问题? 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找出其中隐情!

最近出门诊,医生就经常被这些问题围绕。大部分的症状在经过检查和必要处理后都能解决,但也会遇到一些棘手的:到底是神经受损还是精神压力导致,又或两者兼而有之,诊断不明、效果不佳怎么办?

2023-02-28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真正毁掉孩子的也许不全是原生家庭......

小雨在家长的带领下,找到综合型医院的精神科门诊就医,最终诊断为“抑郁状态”。小雨很配合,坚持服药了4个月,睡眠有了很大改善,情绪也平稳了一些,可一说到“回去上学”,就非常抵触,开始发脾气,甚至还出现自伤行为。

2023-02-28

上了热搜的“四小时睡眠法”科学吗?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的医生们有话说......

近日,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在某一直播节目中再度谈及自己的“四小时睡眠法”,震惊了网友,并引发热议。据悉2020年,张朝阳也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自称每天只睡四小时,他公开建议大家少睡,称能睡6个小时最好,4个小时就是完美。这种“睡眠法”靠不靠谱?可不可取? 杭州市睡眠障碍诊疗中心的医生们有话说......

2023-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