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您的位置: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孩子沉迷游戏不能自拔,背后的原因可能是......

点击量:1829发布日期:2022年07月22日 10:53:56

“游戏时间越来越长,学习时间越来越短,社交圈子越来越小,感觉跟社会越来越脱节了。”这是许多家长对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无奈的心声。


“游戏成瘾”也叫游戏障碍,其实也是精神疾病的一种。2019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沉迷网络游戏或电视游戏、妨碍日常生活的游戏成瘾认定为新的精神疾病,列入了最新版的国际疾病分类。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物质依赖科的盘圣明主任医师表示,大多数沉迷游戏的孩子,背后总是另有原因。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认定游戏成瘾还要看这些标准


“作为医生,我们一般不轻易给孩子打上‘游戏成瘾’的标签,因为一旦给孩子贴上疾病的标签,意味着孩子有可能需要长期与游戏成瘾的行为作斗争,这对孩子发展而言是不利的。”盘圣明讲道。


游戏成瘾其实有着三个严苛的核心诊断标准


第一,对游戏行为成为失控,即对游戏行为的开始、结束、持续时间、场合等失去控制;


第二,游戏成为生活中的优先行为,所有其他的兴趣爱好,包括日常活动都要让位于游戏;


第三,尽管游戏造成负面后果(如人际关系破裂、职业或学业受影响、健康损害等)仍然无法停止。


世卫组织还表示,确诊游戏成瘾疾病,游戏行为模式持续性或发作性的,需持续12个月。如果症状足够严重且满足其他诊断要点,持续时间可短于12个月。


所以,盘圣明对于处于游戏成瘾前期的青少年患者,更习惯称呼他们是沉迷于游戏,希望能通过医院、家庭和患者本身的共同努力,摆脱游戏沉迷的苦恼。


一个月不去上课

大学生竟在寝室打游戏


暑假刚开始时,上大二的刘杰(化名)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盘圣明的门诊。原因就是因为他躲在寝室玩游戏翘了一个月的课,学校通知了家长之后,母亲趁着暑假带他来医院就诊。


盘圣明介绍,刘杰是位一本大学的学生,很多人都会羡慕他品学兼优。在高考的时候,他没有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但也是进了一所重点大学。在大一时,刘杰发现身边的同学经常玩游戏、刷手机,而且在学校里没人管教,也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慢慢玩起了网络游戏。

起初,他只是在晚上的时间玩,白天整个人经常无精打采,但是学习还能跟得上,考试基本上也能通过。但是,到了大二的时候,他就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便自暴自弃地投入到游戏当中,直到今年3月份的时候,老师发现他竟然一个月没来上课时,才觉得事情严重,赶忙通知家长,刘杰母亲知道这件事情后,也放下手头的事情,来学校陪读。在母亲的陪读下,刘杰的学业总算是勉强通过。


当医生追问其为何会为了玩游戏放弃学业时。


“我感到我的人生没有意义,考得不好后,我的人生目标也无法实现了。一直以来都是母亲告诉我该做什么,该怎么做,现在我达不到原先预定的目标,所以我不知道怎么办了。只有游戏能给我带来快乐。”刘杰敞开心扉。


其实,无论哪一种成瘾,只有一个目的——解决困扰,追求快乐。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人都有一个本能,就是找方式缓解,有人选择了错误的解决方法,如有的喝酒、吸毒,有的打游戏。因此,许多成瘾行为的发生,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因素。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刘杰知道了游戏成瘾的危害,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情况一步步好转。


青少年沉迷游戏

其实背后另有原因


游戏成瘾之所以被列入疾病分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它会给人的身体带来危害,游戏成瘾会改变大脑结构,给人体带来一些不可逆的伤害。


盘圣明介绍,大多数有成瘾问题的青少年几乎都有深层次的原因:缺乏明确的生活目标;自卑;生活方式不健康、社交圈狭窄;家庭不和睦;父母或是溺爱,或是放任不管;人际关系差,在学校受歧视或排挤等。


而在打游戏这一问题上,很多父母把错误完全归结到游戏上;孩子则认为,现实问题我无法解决,只有在虚拟的游戏世界,才能彻底放松。殊不知,孩子沉迷于游戏只是表象,真正的原因,许多家长似乎没有真正关心过。盘圣明也建议家长,应当加强自身学习,改善亲子关系,学会如何跟孩子沟通交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意见,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


成瘾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戒瘾也是同样。游戏成瘾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主要还是靠心理、物理治疗和社会干预。盘圣明强调,规律的生活方式,积极的人际交往,积极的家庭社会支持等,永远都是最好的药物。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健康的人格、亲社会行为、良好的情绪管理与抗压能力,对于游戏成瘾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